能跑四百米

〔部分情节有参考〕
〔请上升真人〕

2017年8月13日

学生就像韭菜一样,一茬割了,一茬又长。新高三提前开学,准备即将到来的人生大考。

斯里兰卡的夜苍凉。
张三看着屏幕上闪烁的指示灯,点开最新的教师人事调动通知,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个关于韭菜的比喻。忘记哪里看来的了,可是人总会这样,有一些字句,它就在你的脑子里,召之即来,挥之不去。

“今年,和你一起啊。”

2017年8月31日

李四抱着教案和电脑走进教室。
学生们方才从景龙疯狂的拖课中解脱出来,三三两两的女孩子挽手跑去厕所,剩下的大多忙慌着收起数学卷子,又拿出语文练习册。

一切都和往常一样,新高三已经开学十几天了,教书,上课,快速进入状态,没有什么不同。

好像又有一些不同。照理说,隔壁班数学老师的代课任务已经完成,明天的下一节数学课,张三该回来上课了。

“明天,你就回来了啊。”

2015年12月14日

如果要评选学生最喜爱的老师,李四可以荣膺榜首。
他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时有无上的迷人。
李四最喜欢看电影,有研究,自然言语口头也离不开电影。面对高一的新生们,上课侃起大山来,不知道怎么就说到了几个月之前上映的新片,陈凯歌导的,叫做《道士下山》。

有一句台词是,“不求千年寿,但求一喜欢。”一字一句从他口中说出,也打在心上。

他想起电影里周西宇死之前讲,我有一个心愿未了,我还有一个人没有见到。
然后他闭上眼睛,查老板的样子就出现在眼前。黑褂长衫,少年模样。
心中所念,即眼所见。
青春的树荫葱茏,你是我眼底的亮堂。

李四站在三尺讲台之上,看着窗外的高三楼,好像很近又好像很远。

2002年6月10日

科艺节是罗源一中的老传统了。每年这个时候高一高二的学生们就忙活起来,反正课业不重,反正科艺节什么都比。

李四被老师半推半就着交了一篇征文。他是真不喜欢这一类活动,单纯歌功颂德,有什么意思。

可是既然拿起笔来了,就一下子干脆写完。他最近在看古龙,江湖快意恩仇,侠肝义胆,好不自在。每天被关在学校之中,眼看着自己打篮球看电影的时间被无限缩短,如同笼中鸟。

他拢了拢肩上半长的头发,开始写自己想写的另一篇文章。“世事如梭。人像韭菜苗,一茬茬长在地里……”

2002年6月14日

新高三昨天搬进来高三楼。虽然已经做了两年一中的学生,李四还是第一次踏上高三楼的楼梯。写完了比赛征文,还得自己来交给负责组织的学长,李四心中怨声载道。

高三五班。“麻烦叫一下张三。”

他第一次看到他,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。
不对,其实应该还是有,嫉妒的感觉。

李四长到十八岁,还只是瘦瘦小小的身材,活像条泥鳅。而张三如是站在他跟前,明明只大了一岁,却高了半个头,仿佛一堵墙一般。

他不记得和张三说过什么话了,只记得把稿子放进他手心里,回头看见高三楼的斜阳穿过长廊,很是旖旎。

2002年6月15日

李四在一叠一叠码好的练习册里翻找,没有找到自己那篇关于古龙的文章。

2002年7月8日

在那样一个万物都尚在发蒙的年代,qq是个新鲜事物。暑假,当李四打完球一身臭汗回到家准备洗澡之前打开qq,听到来自张三的“叩叩”声,整个人都是懵掉的。
同意加好友的申请,看到他“今晚见一面”的留言,李四整个人直接傻掉了。

我们好到这个程度了?

话虽如是说,毕竟是个不熟的学长的邀约,不好驳了人家的面子,李四最终还是答应了。洗完澡,把自己装进一件宽大的白T里,出门。

约定的地点在一个小区里的小奶茶店。说奶茶店,还不如讲就是个地下仓库,阴暗潮湿,奶茶粉的味道和空气长期不流通的味道混在一起。通道里有两盏昏黄的小灯,指引客人走到柜前。徒徒四壁,其中一面墙上贴满了各种字体,各种言语,充斥着爱恨的便利贴。

张三和几个男孩坐在一堆儿,刷着数学题。听见有人来了,笑眯眯地转过身来,递给他一本《读者》。李四不明所以,张三就替他翻开其中打折的一页,上面印着一行大大的标题——《弹剑听潮》。往下看,李四两个字被印在作者的一栏。

“你上一次给了我两篇,我一看这个,嗬,比另外一篇什么诚信小故事好多了,我刚好认识编辑部的人,顺手就帮你投了,不介意吧?”

“不介意不介意,谢谢学长。”李四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文章会被发表,刊登。对于一个文艺青年来说,登上《读者》简直是无尚的荣耀了。况且他发现,张三看似大个儿,说话却总是轻声细语,如此一来,仿佛他们之间的距离也不再是毫无交集的遥远。

温柔的怪物,李四想。

毕竟同另外几个同学不熟,也不好意思打扰张三学长学习,李四谢过,着急忙慌地就告辞了。张三还是笑笑,和他说下次,有缘再见。

有缘再见。
李四虽然自诩“江湖中人”,但也不曾把书里看来的语言用在生活中。中二的话从张三嘴里说出来,倒未必不好听。

张三作为学校的风云人物,他多多少少有所耳闻。
行事潇洒,自在,是他的标签。喜欢就做,不喜欢就不做,他可以考140分的数学,也可以考20分的化学。
朋友很多,人脉很广,是他的标签。学生会主席,文社副社长,摄影社社长……

还挺有意思,李四想。

2002年8月7日

一个月的网上热聊终于主动奔现。

那天回家之后,李四习惯性打开qq,又收到他的消息。既已见面,又帮了他这么一个意外的大忙,不好不回。那以后每天,张三都会零零碎碎地发来几句问候,有时也说说自己的近况。一来二去,天天聊天就成为了习惯。

他开始知道张三最喜欢摄影,最爱去那家奶茶店,最好数学,最恨化学。
他发现摄影和电影共通不少,运镜和结构,色调和情感。

李四早放假,张三还在高三补课,就每天听他发发牢骚,讲讲日常,哪个老师的课有意思,哪节体育课又被占了……
等到一起都有了假期,就相约出来,有时是李四去打球,张三就远远坐着看;有时是张三刷着题,李四就拿本儿闲书,写写喜欢的东西,嘬一口奶茶。

仿佛绝对拥有,又相对独立。

刚刚好,李四想。

2002年8月13日

“去看电影?”

李四看着电脑屏幕上闪烁的企鹅头像,不知道为什么第一次有了退意。
他在害怕。他的情感叫嚣着他要答应,理智说,不能。两个大老爷们儿去看电影,张三怎么想,旁人怎么想?关键是他不能确定,他所想的,到底是不是张三所想。
两个素昧平生的人,我用什么来回答你百般无端的好?而我想要用来报答的东西,究竟是否是你想要的回答?
潜意识告诉他,这一步非比寻常。他们的关系到底是怎样,今日宜谨慎行事。

“去不去啊?我明天要开始补课了。”

“去。”迅雷不及掩耳的回复,什么理智,什么谨慎,喂狗吧。

到底看的什么电影,至今很难记得了。后来李四只记得昏暗的影院里,张三在一大段一本正经的摄影鉴赏评论中穿插了一句,你嘴边有糖花,抿一下。
他抿了一口,好甜。

我明白自己了,李四想。

看完电影,李四推着自行车,张三就在旁边走着,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说着剧情,演员,手法,导演。
李四说想喝奶茶,张三说好,走。
李四想写便利贴,张三不知道。

他趁张三去点单的时候背过身来,把自己的便利贴重在一张别人的之后。

“张三无事献殷勤,李四非常喜欢你。——2002.8.13”

2003年6月8日

“怎么样!我这两天一直都不敢打扰你。”
……

2003年6月14日

“今天我也换高三楼了。你在哪儿?”
……

2003年7月2日

“放假啰,最后一个高中时代的暑假。”
……

2003年8月13日

……
……

2003年9月1日 夜

李四有时觉得自己马上就要崩不住了。高考只剩下三百多天了,张三消失得无影无踪。自从高考之后,他的企鹅头像再也没有亮起来过。

他想过他在考后狂欢,想过他也许失意,想过他可能去复读……
但结果就是没有。

石沉大海,了无音讯。

他发觉自己越来越经常在深夜无法入眠,独自坐在床上,他的声音就在耳边环绕。
一声,一声。一圈又一圈。

坐到繁星西沉,坐到东方泛白。再换上一副若无其事的躯壳包裹住自己,日复一日。

我听到你说的有趣老师的课了,我经历过体育课被抢了,你在哪里。
你逼我把我的生活分给你,你在哪里。
你在哪里。

2004年7月23日

再大的波澜壮阔,最后也归为涓涓细流。

没有张三的这一年,李四还是活过来了。在窒息的缝隙苟延残喘,如今一份志愿表摆在眼前,终于可以离开这里,终于可以解脱。

最终还是从教过他的老师那里听到了,张三没有复读,他去了福师大,念数学。
终于知道了,李四意外地心如止水。

不过是一厢情愿,有始无终。
不过我以为的,不是他以为的。

他翻开志愿填报的辅助书,一项一项查看。就按老师说的,兴趣和现实情况相结合来填。
他现在已很少想电影的事,剩下的爱好就是打球了——填个体育学院吧,也算为自己的梦想拼搏一把。
再照着自己的成绩,自己的排名来逐年比对——福建师范大学。

好像很冷静,很顺其自然。多年之后李四才看清当年的自己,原来当时的冷静,顺其自然,都是以知道张三在福师大为默认的选择。

哑然失笑。

2004年9月25日

我跌进我的命运,如同跌进一潭湖水。

福建师范大学的军训时间格外长,烈日灼灼。
李四在阳光下军姿笔挺,心如止水。

七分钟之后,李四在阳光下军姿笔挺,心中波涛翻滚。
他看到了张三。

2005年1月15日

仿佛心照不宣,这几个月里他们不止一次见到过彼此,不止一次假装错过彼此。
听说他和一个与自己同届的女孩儿在一起了。

他本来,就是喜欢女孩的呀。

年关将至,放寒假之前,学校的各院组织了联谊。说起来很老套,每个人都买好礼物,然后抽签,两个院交换礼物。
李四准备拉上室友出去挑礼物。好巧不巧,文学院今年抽到的就是数理学院,虽然是抽签,李四心中还是有潜意识,就像要给张三挑礼物,居然有些局促。
罢了又叹息,人总是这样,以为自己期望的事情必然发生。

室友很快选好了礼物,挑了个很梦幻很少女的水晶球。在李四“你有病吧”的眼神中他解释,数理学院女生少嘛,碰碰运气,碰碰运气,碰着就是赚到。

于是李四也走进了精品店。

水晶球?
不行,太娘了。

钢笔?
好贵。

玩偶?
不正式。

他的目光最后落在一个戒指上。
有人送过他了。

2005年1月20日

后来还是随随便便买了个小玩具,几块钱的事,挑礼物已经挑得他精疲力尽了。
最终他收到了一块红色的鸡血石,鲜艳血红,一如他的名字。室友一边和收到他水晶球的女孩发着短信,一边嘲笑李四,被哪个老头儿看上了吧!

他没放在心上,把鸡血石丢到一边,去煮泡面。

2008年9月1日

两个月前,面对着放在面前的来自罗一中和民族中学的两份offer,他最终还是拿起了罗一中的。填好了合同,与行政领导谈好了,从高一开始教,高一五班。

对外而言,是感恩母校,回报社会,为故乡山川的教育事业做贡献balabala……
对自己而言,是两个字,张三

如果说大学的四年他余情未了是避无可避,那么未来的职业选择,他想好了,他就是想要同张三在一起。
我爱你,所以我一生都在追逐你的脚步。千帆过尽,我放不下你。
能够远远地看见你的生活就好,我心甘情愿。
这应该是一个人最大的温柔了,即使这颗心已经满目疮痍,还依然装着你。

2010年9月1日

张三能服人。他的业务能力实在令人无可指摘,所以,以他毕业三年的年轻资历留在高三继续任教自然无可厚非。
李四第一次带高三,业绩也不错。

这一次,我终于可以赶上你,终于可以在同一间教室里。
最主要的是,能够像从前上学放学一样,看着他上班下班,在一中亘古不变的斜阳之下。

2011年5月19日

一如既往地上班,拉开椅子,放下包。

桌子上出现了一盒不属于他的东西,一盒喜糖。张三晃晃悠悠地走过来,诶,我明天结婚,来吧,老同学。

老同学。好啊,来啊。

当天夜里,他做了个梦,梦里张三也像往常一样站上讲台,说着公式,侃着大山。他好像听见自己的名字从他口中说出来。
是,他听得真切,他大声地向学生们说着他的名字,他们年少的故事,他梦见他爱他。
张三爱李四,爱得死去活来

2018年3月1日

“太多啦……”作业一日接着一日累加,学生们只好捡软柿子下手,向李四提出抗议。
“这作业还叫多啊?就几道题。”
“数学作业多……”叫苦不迭声不绝于耳。
“那你们去跟张三说啊!”李四深感无奈,然后收获了一个更为无奈的回答——张三下课就回家了。
只好笑笑,李四走回办公室,进门眼前就是张三空荡荡的办公桌。
还是这样,你还是这么恋家。

多年前放学路上,李四听到张三说,他最喜欢的菜是红烧肉。
听到了,不知道怎么就记得了。
从前下课铃一响就奔回家中吃妈妈做的菜,如今下课铃响,家中也有人在等着你吧。

不想了,下楼,打球。

2014年9月1日

篮球一下一下撞击着篮筐,南回归线的九月还是热得沸反盈天。
上完开学第一课,告别了叽叽喳喳的小学生,李四百无聊赖地在滨海的操场上一个人打着球。
临时抽调,滨海支教。
偏偏在这一年。

篮球被愤怒地摔在框上,一声巨响回荡在空空的新操场。

2014年12月27日

一个高级中学语文教师,来进行城乡结合部小学扫盲活动,实在是很令人无语。
李四呆在滨海,实在是很无聊。
人无聊的时候,就喜欢开发自己的兴趣。多年过去,他又重新拾起来过往的爱好。毕竟尘埃已经落定,再尘封着与某人相关的特殊回忆,实在是有些矫情。

找回老家,找到当年被自己遗忘的一个纸盒。纸盒上早已落满尘灰,里面是自己大学时的生活用品。
翻出来一块鸡血石,好哇,那就学篆刻吧。

2018年5月20日

假期三天,之后考试又两天。高三最后的岁月,就是在这样考考停停中渡过。
高考就差临门一脚,最后一门英语模拟考完的晚上,照理是不能免晚自习的。可人总是有惰性,晚上大家回家睡觉的睡觉,出去乱疯的乱疯,压力太大,这也许是最终审判前的迷乱狂欢。
夜晚的教室里,最终只剩下七八个女孩儿。倦怠感如同火药一般,点上就炸。

“好累啊。”
于是后排的一个女生拿出手机,马上吸引了方圆一个教室的同学前来围观。

无聊刷起空间,居然看到我的数学老师在秀恩爱!

张三喜欢摄影,也喜欢发照片儿。大都是一些约拍的作品。所以常常有学生调侃他主业是个摄影师,副业才是数学老师。

五月二十号,他在自己的空间相册里添了一张照片。不多言语,评论里一列99足以让人明白画中人的身份。照片里的张太太凝视着镜头,眉眼弯弯,笑容灿烂。放大照片可以看到,纯黑的瞳仁里映着张三的镜头,温婉的笑容里映着镜头之后的爱与热忱。

“他拍这张照片的时候,有多爱啊。”
“好像说他老婆是他的学妹,一路从校服到婚纱。”
“那就是和李四一届啦?我靠,那李四岂不是知道很多内幕。”

“我靠,她长得好像李四啊!”
声音在空旷的教室里回荡。

评论

© 万乡 | Powered by LOFTER